人民网发文:区块链如何跨越未来10年!
2021年07月08日 发布 1655 浏览
"十四五”时期,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区块链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区块链在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日前,工信部、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区块链行业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初具规模;到2030年,我国区块链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指导意见》的发布说明我国区块链发展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技术的不断优化、应用的持续拓展和治理的逐渐完善,区块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聚焦场景、企业、产业集聚区、人才等
多地出台“行动计划”
近年来,我国区块链发展不断提速,各地陆续出台相关发展计划,以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扩展和产业融合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已有北京、河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海南、贵州、广西、云南等10个省级行政区出台区块链专项发展政策(见下表)。此外,还有宁波、福州、泉州、长沙、成都、青岛等多个城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指导意见》围绕区块链应用场景、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区、人才队伍等提出了2025年短期目标,包括:区块链应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在产品溯源、数据流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打造3-5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等。
从目前各地的政策文件来看,多地都提出了相应的目标或举措。如在培育企业方面,浙江计划培育15家以上国内区块链领军企业;河北明确区块链相关领域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要达到20家;湖南将推动3万家企业上链;武汉在2021—2023年内引进区块链领军企业20家以上,培育从事区块链技术及产品研发的创新企业100家以上,建成国家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在产业集聚区方面,贵州计划打造2至3个区块链产业基地;江苏计划3个省级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北京提出重点在海淀区、朝阳区、通州区等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基地。在人才方面,江苏计划建设10个区块链人才实训基地;广西提出到2025年培育引进中高级人才1000名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区块链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期”,未来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落地有望提速。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用手机一扫包装上“区块链溯源”的二维码,商品的商家名称、原产地位置、产品特色等“身份”信息一目了然。区块链技术在防伪溯源上运用,是各地近年来主动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的一个缩影。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区块链在防伪溯源、供应链管理、司法存证、政务数据共享、民生服务等场景中已经初露锋芒。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区块链的应用前景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多的应用场景正在加速落地。
日前,雄安新区完成首笔“链上”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今年新区春季造林项目建设者以“数字人民币”形式领到工资,这是全国首批“区块链+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之一。当地金融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人民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资金可实时到账,方便快捷,且没有手续费。”
政务服务方面,区块链技术已经在数字身份、电子存证、电子票据、工商注册等多个应用场景落地。2020年,区块链在北京政务服务领域已落地140个具体场景应用,平均减少材料40%,让不少场景实现“最多跑一次”;在深圳,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已经整合了居民身份证等24类常用电子证照和10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记者了解到,在各地发布的“行动计划”中,“政务上链”成为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根据目前的经验来看,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降本增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软硬一体化智慧巡检产品,能够应用于后厨、消防、危废品等巡检,极大的帮助企业减轻管理成本,同时也能服务于监管部门。”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区块链应用。区块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推动我国区块链产业取得新优势
把握机遇和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深化,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拥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特别是联盟链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行业应用有待深入、产业基础还需夯实、生态培育有待加强等挑战。
与此同时,核心技术亟待突破、融合应用尚不成熟、产业生态有待完善、人才储备明显短缺等问题和短板,也在掣肘着区块链产业的发展。
当前区块链产业发展仍处在初期阶段。区块链技术本身仍然面临安全、可信、扩展性等问题。区块链受限于底层技术、场景和商业化等因素,导致目前还没有规模化落地”。何宝宏指出,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通过完善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推广和普及区块链的技术应用。
《中国区块链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20)》指出,我国区块链专业人才不足,也极大限制了区块链技术规范标准化进程及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高校正在积极推出区块链专业课程,弥补人才短板。据人民网区块链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30多所高校推出了区块链课程。
《指导意见》中明&